↑ 点击上方“文化月刊”关注我们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将在六月十八日(农历五月初五)翩然而至。不知从何时起,端午节的种种传统习俗渐行渐远,这一节日留下的似乎仅仅是吃粽子这样简单的形式了,甚至有人干脆将这一天称之为『粽子节』。对于很多人特别是身处都市的年轻人来说,传统节日像是被晒干的咸鱼,缺少了文化韵味,只剩下干枯的形式。这或许也是一些人觉得传统节日乏味,更愿意过气氛欢快洋节的原因。但实际上,作为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自古以来便有着划龙舟、挂艾草菖蒲、食粽、沐兰汤、放风筝、佩豆娘、拴五色丝线、制凉茶、戴香包等极其丰富多彩的习俗内容。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于西晋名臣周处的《风土记》。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主要观点有四种:其一,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人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其二,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此观点;其三,部分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其四,端午节源于夏至(详见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
或许,在今天根本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考证端午节的起源究竟为何,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去思考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有哪些部分是需要保留以及传承的,更有哪些部分是需要今人立足传统并对其进行活化的,以令其可以自然而然地、实实在在地存活在现代生活里并为其服务。在本期『特别策划』中,在粽子的清香中,各位采访对象一边讲述着他们记忆中那些充满温情的端午节,一边也在与我们进行着相关问题的讨论。
杨秀
如果要抛开从事多年民俗专业领域的研究经历去谈对端午节的感受,学者杨秀认为这更多还是需结合个人的记忆与情感。杨秀是辽宁人,从小过端午节时都很开心,因为可以吃到自己最喜欢的软糯粽子,还可以在手腕上绑上五彩线,和小伙伴们比一比谁的更美。根据当地的习俗,孩子们要在端午节后下第一场雨的时候,把五彩线丢在泥洼里,象征丢掉所有不吉祥的事物。端午节给寻常的生活带来了别样的乐趣,而伴随着成长,杨秀也了解到更多端午节习俗中的文化内涵。杨秀目前是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2003年博士毕业后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至今,主要从事民俗学研究与教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俗文化格外关注,组织并参与相关田野调查,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主编出版过《中国端午节嘉兴卷》。经过多年对端午节习俗的深入研究,她对端午节的意义和当代活化都有着深刻的见解。
2006年5月,;2007年,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于2008年施行;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受到国内外关注的端午节有着怎样的重要意义?杨秀认为,端午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通过不同的节俗与活动表达感情、承载社会联络功能以及展示民间信仰,可以从一些具体的节俗针对性地来谈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的意义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顺应节气时序,端午节的农历五月五日从时节上讲是一个“毒月”中的“毒日”,毒物尽出,需要通过各种活动驱邪避毒。江浙地区的人们在过端午节时会吃“五黄”,即黄鱼、黄鳝、黄瓜、黄泥蛋和雄黄酒,当地的人们相信能以此起到避毒的作用。北京地区流行吃“五毒饼”,即把五毒的图案印在糕饼上,端午时节各种毒虫都会出来,人们吃“五毒饼”就是从形式上“消灭”这些毒物,祈盼在接下来的暑热天气里能身体健康。北方在端午节有吃杏的传统,杨秀记得儿时过端午节时,要在早上吃一口青杏,尽管味道酸涩,但杏的谐音是“兴”,有很好的象征意义。要挖掘一个传统节日的意义,就要对不同的节俗进行溯源,了解其真正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习俗的地域差异
在多年的研究活动和田野调查中,杨秀感受到了不同地区不同的端午节习俗所带来的异文化的冲击。例如北方的粽子多用黄米,以蜜枣、豆沙馅为主,江浙地区的粽子都是糯米粽,且馅料五花八门,有肉粽和各种豆类粽等。杨秀已经在浙江嘉兴度过了10个端午节,在当地的调查中,很多端午节的饮食习俗都让她震惊,比如蜘蛛煨蛋,是将蜘蛛放入生鸡蛋蛋壳的气孔一侧,连同鸡蛋一起煨熟,当地人认为给孩子食用可以祛毒。端午节中的许多习俗都充分体现了对孩子的保护,无论是给幼儿穿的虎头帽、虎头鞋,还是给儿童佩戴的菱形香包、历本袋(端午节浙北一带幼儿佩戴的一种挂饰,袋内装入从日历中剪下的生肖图,有纳福之意)等,都象征着让孩子不受毒物邪祟侵害、平安成长。
现代画家丰子恺的故乡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有打蚊烟的习俗,午市之前采集各种草药放置于小炉子里,人们可以提着炉子在室内和畜棚等处走一走,起到驱蚊的效果。如今随着蚊香、灭蚊剂的普及,已很难见到这项习俗。
最初赛龙舟的目的是通过这项活动避毒禳灾,北方由于缺少内陆湖泊,很少有赛龙舟的活动,但五大连池等地也会有爬山、扔石头、取“药水”等相应的需要民众花费一定体力去参与的活动。各地的端午节习俗虽然迥异,但大多不会脱离祛毒避害,祈求健康和顺的初衷。
端午节历史人物典故的必要性与局限性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说法,其中“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等“历史人物纪念说”就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后世牵强附会之辞。端午节为什么容易和这些历史人物联系上呢,杨秀认为,这是民间文学中的一个常见的现象。在民间文学中,经常出现“箭垛式”人物,也就是将许多传奇事迹、崇高精神堆砌到某个知名的历史人物身上,真实史实与演绎成分结合到一起,就会产生一定的名人效应。一个传统节日一旦和这样的历史人物产生关联,它的正当性和地位都会提高。屈原是农历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的,伍子胥也是农历五月五日被投进钱塘江的,这一天和端午节刚好契合,再加上后人的附会,也就渐渐形成了端午节“历史人物纪念说”。
后人对于传统节日中的历史人物与民间传说,比起追求事实的细节与真相,更注重民间传说中流露出的情感。而伴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屈原等历史人物与端午节的联系在当下又被进一步加深。杨秀表示,这样的教育是有它的必要性的,但同时,媒体也要在宣传端午节时,注重节日的多样性内涵与地方性特色。既要纪念历史人物,也不能忽略节日祛毒辟邪、祈求兴顺的传统,对节日既要有“敬”,也要有“畏”。
天津杨柳青年画线板《端阳节闹龙舟》
端午节传承与活化
前两年网络上也掀起了“端午节要不要祝节日快乐”的讨论。对此杨秀认为并不需要过于教条地去审视传统节日,“传统节日发展到今天,许多形式与意义都发生了改变,人们对于端午节祛毒避祟的传统渐渐淡化了,但节日的热闹氛围和祈求兴旺的心情仍然延续,因此,在端午节互道快乐也并无不妥。”
如今,端午节经常被许多人简化为“粽子节”,对于端午节的传承与活化,应当秉承怎样的态度和原则?杨秀认为,最重要的还是要挖掘端午节每一个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普及到老百姓中去。许多人提到端午节就先想到粽子,这本身没有任何问题,粽子确实是端午节最典型的食文化符号,但人们缺乏的是对粽子背后的诸如阴阳调合等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涉及相关产品的研发时,有时要向前看,比如加入卡通图案、创意馅料等,同时也要回头看,抓住人们的情感与经历。比如杨秀在嘉兴调查走访时,了解到当地老人对物质生活匮乏时吃的碱水粽印象深刻,他们表示今天如果还有碱水粽卖,他们一定会买。像碱水粽这样与一部分人产生过深刻的情感链接,在当今又难以寻觅的节日食品,是不是可以重新被研发出来?端午节香包在市面上越来越常见,那么像历本袋这样具有相似意义的端午节饰品也可以作为文创产品进行推广。传统节日的活化也需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现在许多超市每逢传统节日,都会在相关食品的摊位做一些简单的习俗介绍来吸引消费者,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在消费中了解这些节日的文化内涵。
时代的发展不止会淡化节日习俗,同样也会普及节日习俗,或是改变节日习俗。杨秀在桐乡市考察时意外得知,当地的传统是不吃粽子的,这同样展现出了节俗的多样性。然而近20年来,当地企业多了起来,端午节会给员工发粽子吃,久而久之,当地人也开始在端午节吃粽子了。再比如传统的赛龙舟现在已经成为许多国际大学生体育赛事内容,它虽然脱离了传统的祭祀、祈福意义,但作为体育赛事吸引了国际社会对于端午节的了解,如果在文案宣传方面加入更多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介绍,效果将会更好。杨秀总结道:“要活态地发展端午节,需要接受其中民俗在形式上的改变,进行市场化的尝试,以此来顺应时代发展,但仍要尊重节日的文化内涵,同时注重节日与人们情感上的链接以及人情往来的节日功能。”
| 责任编辑:谯娇 |
| 微信编辑:舟舟 |
AM 新媒体矩阵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文化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