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滴油”到“一袋米”“一只虾” ——潜江小龙虾产业全面升级 ,从传统养殖转向品牌输出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26 22:06:21

点击上方蓝字“湖北农村广播”轻松订阅关注

农广节目表及覆盖频率

在全文结尾处点“阅读原文”查询


  农广记者:田瑞金

       5月18日,在第二届中国(潜江)国际龙虾·虾稻产业博览会上,人头攒动。

       地处江汉平原中心的潜江,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客商、游客。

       潜江市物产丰富,过去,江汉油田让潜江享誉天下;如今,这一资源“枯竭城市”靠“稻虾”种养实现产业华丽转身。

       “潜江龙虾行天下,潜江虾稻香万家。”潜江的一场虾稻产业博览会,吸引了包括上市公司、国内500强在内的270家企业参展,参展产品5000种。体现了一二三产业的高度融合。

在展厅,记者遇到从北京特意赶来的李鑫,她邀约了五个姐妹,采访她们,就一句话:“冲着龙虾过来”。

记者:“从那个地方过来?”

李鑫:“北京。”

记者:“是为了品尝小龙虾?”

李鑫:“肯定是冲着小龙虾来的。”

       行走展厅,现场讲解烹饪、清洗龙虾技巧,现场烹饪龙虾,现场试吃不同方法制作的龙虾美味,好不热闹,开幕当天,不少客商现场咨询、急忙忙的现场销售、现场签约。

       与以往潜江龙虾节不同,今年多了稻米展。黑龙江五常大米、辽宁盘锦大米、湖北的国宝桥米、虾乡稻、胭脂米等大米品牌现场摆起“擂台赛”。

        以往,农民重虾轻稻,虾稻田里产的生态稻米被便宜卖了,但这种情况在潜江正在发生改变。

潜江市副市长严义高:

“我们市64亩虾稻共作,我们有三个数据,我们149万亩耕地,洪湖、监利、其他地方养殖水面要多一些,但我们的养殖质量、单位产量要高一些。”

【潜江养虾农民】

        在虾乡稻展位,湖北虾乡食品总经理刘军介绍,虾乡稻有2万多亩种植基地,带动5000多农户搞“虾稻共作”,水稻不用农药化肥,虾可以锄草、松土,虾粪可做肥料,凡此种种形成良性循环,稻、虾的品质都上来了,实现双赢,虽然水稻的产量会有所影响,但所产稻米供不应求,适应了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

湖北虾乡食品总经理刘军:

“2017年,我们共卖了1000多万斤虾乡稻米,营业收入6000多万元”。

        据了解,高峰时节,潜江每天向外销售小龙虾在10万吨,历时18年,潜江人将小龙虾做成了年综合产值超过230亿元的产业。然而,受地域面积等因素制约,该市小龙虾养殖产业如今触碰了“天花板”。

怎样突破瓶颈?潜江能否守住“小龙虾之乡”的招牌?他们亮出“秘密武器”——潜江虾-稻产业大数据中心。

        该中心位于潜江龙展馆,通过采集、整理、研判虾-稻产业链大数据,为其产业的宏观调控、生产调度、消费预测等各方面提供决策支持,并制订相应解决方案。潜江在田间地头、交易市场、餐饮企业中设有30个监测点,并通过传回的数据实时掌握如龙虾生长、市场供需等方面情况。通过中心大屏幕,从监测点搜集来的数据,最终形成图表,一目了然。

潜江市农业局总农艺师李小平:

“像我们在一产业基地上面,产地环境方面的所有的信息,围绕虾和稻生长过程中,比如;水文、溶氧、ph值等指标我们来收集整理;第二产业,包括价加工这一块也有信息采集点;三产包括电商平台,餐饮、门店,物流这一块,我们都有一个信息采集点,我们全市安排了263个监测点,后一批我们还会在1000亩以上的基地,所有加工企业、批发网点、所有餐饮门店监测点设置起来,围绕虾稻全产业链所有环节,我们可以把数据、信息进行全域采集。”

【潜江虾-稻产业大数据中心,农业局总农艺师李小平】

        从5月全国小龙虾市场走向分析栏里显示:小龙虾价格指数同比增长9.8%,其销售居前的四大城市是南京、武汉、宁波、西安。

省农业厅副厅长徐能海:

“那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开始,就是通过一个大数据中心,可以把虾稻产业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很好的融合起来,利用起来,发挥它的最大经济效益,提升科技含量。提升市场竞争力,提供我们产品的服务消费者能力。”

        大数据中心、交易中心和质量检验检测三大中心,代表潜江小龙虾产业全面升级,即由传统养殖加工时代转向“潜江龙虾”品牌和技术输出时代。在潜江大地上,虾稻“双轮驱动”正在助力湖北水产向高质量发展。

【潜江小龙虾销往世界30多个国家。】

 



怎样关注湖北农村广播?

方法1:轻松关注

回到全文开头处,点蓝字“湖北农村广播”轻松订阅

方法2:扫码关注

湖北农村广播

官方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长按识别二维码

节目表及覆盖频率,尽在阅读原文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