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端午节怎么过,你知道吗?

发表于 讨论求助 2020-11-23 04:56:38


【吴地习俗】端 午


请点击下面播放


“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在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也就是1300多年前的某一天,唐高宗李治很认真地询问大臣一个问题:“五月五日,元为何事?”作为皇帝的李治也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这时朝庭大臣许敬宗引用《续齐谐记》所载的屈原传说作了回答: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忠心为国,却被奸臣诬陷,壮志难酬,看到楚国即将灭亡,悲愤之下,于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国百姓为了纪念他,每到这天,便用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唐高宗是否满意许敬宗的回答,史书没有记载。但是端午节纪念屈原的传说却流传了下来。

但是在苏州,端午节却是为了纪念春秋末期吴国的相国伍子胥。伍子胥是楚国人,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奔向吴国,助阖闾夺取吴王之位,并率吴军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夫椒之战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并宠信越女西施。吴国太宰伯嚭受越国贿赂,从中挑拨,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自刎。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都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滔滔胥江。苏州人爱戴伍子胥,民间盛传“子胥死、水仙生”。因此在苏州,端午节也成为为纪念伍子胥的日子。

在苏州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悬艾草菖蒲、挂钟馗像、系五色线、佩戴香囊、喝雄黄酒、宝宝穿五毒衣等习俗。

 

裹粽子


每当端午前夕,姑苏城大街小巷深处,朱门半掩,厅堂内妯娌婆媳围坐在一起,或者在铺着弹街石的路边,几张小板凳围过来,张家媳妇李家婆聚在一起,手持湿润青绿的箬叶,边上的盆里盛着糯米,一旁的几个盘里有的放着肉、有点放着赤豆、枣子等,她们熟练地裹起粽子来,她们用牙齿咬住一根稻草的一端,一只手握住裹成形的粽子,另一只手熟练地用稻草在粽子上绕了几下,一只粽子就裹好了。有的是呈三角形的锥粽;有的裹成脚的形状,称为“小脚粽”;有的包成筒状,形似枕头,人们就形象地称之为“枕头粽”。到了傍晚,整个巷子里就会从每家每户的锅子里飘出淡淡的粽子香气来。

 

赛龙


端午赛龙舟的习俗不少地方都有,但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据《事物原始》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也认为,龙舟的起源“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

苏州龙舟竞渡的最早起源当为“胥门塘河”,胥江塘河就是今天的胥江河。清代诗人邵长蘅有“五月胥江怒,水嬉欢竞渡”的咏叹。《清嘉录》记载,苏州龙舟赛会奇特之处还在于日夜兼备,“入夜,燃灯万盏,烛星吐丹,波月摇白,尤为奇观,俗称“灯划龙船”,有燃灯万盏,烛灰成山的奇观。根据《清嘉录》描述,每条龙舟四角都有彩旗,中舱还有鼓吹手,两旁划浆的有十六人之多,俗称“划手”。船头站立一篙师,名为“挡头篙”。

 清代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中这样描写:“五月五日,吴越有斗龙舟之戏:刳木为龙,绘鳞甲,饰以金碧;上为雕甍朱槛,帆旌皆以锦绣。舟末为龙尾,高丈余,以布索引木板下垂。有童坐板上,颠倒滚跌,作诸巧剧。下临江水,险危欲坠。故其购是童也,先以金啖其父母,预调驯之,堕水而死,勿悔也。吴门则载美姬,较不同耳。”可见清朝时苏州端午龙舟竞渡盛极一时

 

挂钟馗像


钟馗,姓钟名馗字正南,中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钟馗生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端午时钟馗是斩五毒的天师,钟馗是中国传统道教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

 唐宋时期起钟馗就成为门神中的重要一员,而钟馗的来历一直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相传唐朝时,皇帝唐玄宗在一次外出巡游后忽然得了重病,用了许多办法都没治好,皇帝非常着急。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鬼偷走了他的珍宝,皇帝愤怒地斥责小鬼。这时突然出现一个戴着破帽子的大鬼,把小鬼捉住并吃到肚子里。皇帝问他是谁,大鬼回答说:臣本是终南山进士,名叫钟馗,由于皇帝嫌弃我的长相丑陋,决定不录取我,一气之下我就在宫殿的台阶上撞死了,死后我就从事捉鬼的事。

唐玄宗从梦中醒来后病就好了。于是他命令当时最有名的画家吴道子把梦中钟馗的形象画下来。由于这位皇帝本身就是一位狂热的道教信徒,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此后,钟馗作为捉鬼之神的地位就逐渐确立。于是民间就有挂钟馗的像辟邪除灾。钟馗也成了传统文化中的“唐·赐福镇宅圣君”。

 

悬挂艾草菖蒲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民间传说中艾草菖蒲是神仙宝剑,是用来避邪用的。,尖尖的菖蒲叶,喻为剑;上面绑个大蒜头,喻为榔头。大概的意思就是说,防止大鬼小鬼进屋里来。买回来的艾草菖蒲,按照老苏州人的做法需要用一小块红纸包扎一下,然后用绳子挂在门口。

 

佩挂香囊


香囊又称香袋、香包、荷包,也称佩帏、容臭。端午节苏州风俗要戴香囊。吴中风俗历来竞尚丽巧,旧时绣制香囊是一项极重要的女红,每到端午节前夕,闺阁女子媳妇妯娌们就要早做准备,在自己做好的香囊上设计好新奇的文饰,再巧加刺绣,有十二生肖、狮子、双鱼、盘肠、花草、珍禽、瑞兽、蔬菜、瓜果等吉祥图案,香囊形状则长方形、正方形,也有三角形、棱角形、鸡心形、菱形、斗形、月牙形、扇面形等等,上绣有花、草、虫、鸟及罗汉钱等,款式极为精美。

    香囊中的香料主要有:雄黄、艾叶、菖蒲、冰片、佩兰、苍术、甘松、白芷等。


饮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中药药材,可以做解毒剂、杀虫药。于是古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说到雄黄酒,跟苏州真的关系极深。民间传说白娘子在端午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吓杀许仙。这个故事原形《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是在明朝苏州人冯梦龙写的《警世通言》里第一次出现的。


 苏州人端午节风俗要饮雄黄酒。民间还有用雄黄酒涂抹在儿童面颊耳鼻,或在额头写一个“王”字。这种习俗称为“画额”。

 苏州民间还有端午节要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

 

系五彩线


五彩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民间喜欢用五彩线系在儿童手腕上,俗称“长命线”,以祈求压邪避毒,长命百岁。

端午节系五彩线可是很有讲究的。五彩线是用五种颜色的线制成。而五种颜色不是随便用哪五种颜色就行,而必须是青、白、红、黑和黄色。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同时,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祛病强身,使人健康长寿。制成的五彩线佩戴时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脚脖上。

 

穿五毒衣


在苏州,端午节宝宝要穿五毒衣。五毒衣是用杏黄色布缝制而成,色彩鲜艳,有衣服也有肚兜。五毒衣上面分别印着蛇、蛤蟆、老虎、蜈蚣、壁虎五种毒虫。农历五月份,江南地区即将进入梅雨季节,天气湿热,蚊虫出没,人也容易长一些痱子、疖等,而小孩子抵抗力差,给他们穿戴这些衣服配饰,主要是希望孩子不受感染,寓意孩子身体健康。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愿你过一个有浓浓苏州味的端午节。    

                      (殷建平)


 

 


发表
26906人 签到看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