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图片均来自回民街实拍
早些年,我们还没有摩拳擦掌,天天想着说走就走旅个行的时候,那些做旅游生意的小老板们也本本分分,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做着自己最熟悉的买卖,也乐得自己的小铺沾了旅游景点的光,估计也没想太多。
景点是独我一家,无可替代的,但商业可不一定这样。
缺少把控的市场和资本会把文化引到另一个方向。就在我大西安地标回民街,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其中的商铺也在不断升级换代,出现了一些“外来户”。
看看回民街里如今的这些陌生产业,你,还认得这里吗?
不知从哪年开始,但凡庙会、会展,都有为了哄场子而存在的所谓“台湾小吃节”,那时的炸鱿鱼、小丸子、香辣蟹等小吃还冠着“台湾”、“士林夜市”这样的旗号,如今在回民街里也能看到了。
记得六年前,去成都旅游的时候,在宽窄巷子见过老大爷卖透明小袋子装的自制烟,当时听说一些旅游景点星星点点的有卖,没想到如今这种产品竟然还风靡了起来,似乎只要抗日神剧里出过土匪的地方,卖起这烟来好像都是顺理成章。这算不算是一款抗日神剧周边产品?
土匪这个概念,近些年也就神剧里不断出现,里面的旧时代糙汉子时常以麻布衣,叼个老卷烟的形象突出以下“匪气”,再显示出一种“我抽烟、喝酒、说脏话,但是我还是个愿意包围乡民、共同抗日的好宝宝”。对了,还不能是长烟斗,那样太oldschool。特别讽刺的是,明明是土匪烟,为什么老有领袖形象出现……
多说一句,土匪烟产品没有厂家、条码、还有焦油含量,这样的三无产品,不能保证是什么做出来的,抽前三思。
* * * 杭州丝绸 * * *
杭州丝绸在旅游商品的市场输出能力,简直堪比餐饮届沙县小吃……丝绸到处能卖出去,应该是也能讨得老外喜欢?
有“沙县小吃”自然也少不了“兰州拉面”,藏饰产品就是这样的存在。 不光是回民街,连南锣鼓巷、鼓浪屿之类的旅游商圈都能找见它们,基本就是一线品牌在顶级商圈扩张门店的节奏。
藏饰、苗饰、串珠、玉镯应该是中国景区四大法宝了吧?
作为传说中“电商时代的线下实体商业奇迹”,名创优品果然名不虚传,只要有点人气的商圈都少不了他们的影子,哪怕是回民街……估计让在骡马市地下商业街开店的大姐来看,可能觉得这里进的货和她家左邻右舍差不多。名创优品对于小商品的包装升级这个点子,其实蛮有意思,还是值得学习的。
说了那么做偏门商业,插播一个看似没问题的。红柳烤肉确实是正宗西北回民产业,然而并不来自西安,这种风格的烤肉出现在新疆宁夏等更西北的省份。西安回民街里的红柳烤肉印象中在2013年左右才开始兴起,如果你是个细心的外地人,可能会发现出了回民街根本见不到额们西安人撸柳条,我们真的只吃铁签烤肉
另外,红柳这么忒色的材料,我们西安还是很少用到的,所以当你见到肉摊上的生肉串竟然还有炭火痕迹时,那八成是……你再想想。
* * * 鲜榨椰子汁 * * *
“椰部落”在回民街有好几家分店,看来已经产业化了。椰子这种产品属性也很有意思,总能在各种非原产地景点出现。曾经去袁家村的路上,在盛产优良苹果的关中腹地礼泉,看见路边摆着一串串还带着把的椰子,感觉无比穿越,仿佛下一个路口就是九嵕山下的滨海椰树景观大道。不管你是用电钻钻开插吸管,还是刀子削皮做个碗,或者干脆就摆在那,食用椰子总能吸引些眼球,更不用说在北方内陆了。
相信你也发现了,在国内不管哪里的景区,特色饮食中都少不了酸奶这个环节,只要有酸奶铺的地方,还经常会排长队。就如同各地都有一款本土的啤酒、汽水一样被热捧。
酸奶像啤酒、汽水一样本土化是有原因的,想想其实很简单,旅游景点要卖就卖简易包装的酸奶,要的就是新做好的感觉,不然跟超市买大牌酸奶没什么区别,而这样的产品没法长期保存、冷链运输,所以只会就近生产(啤酒、汽水本地化主要考虑到成本)。我们在回民街吃酸奶的时候,基本不会想起来北京老酸奶跟西安老酸奶有什么区别,反正就是吃不到一起嘛。
* * * 泰式鱼疗 * * *
又一个世界级的标志旅游体验登陆回民街,好复制,体验感极强,成本也不高,根本不需要合作加盟……但这比椰子还出戏。此外,对于脚频换而水不换的卫生环境,各位还是慎重吧。
坦白讲,搬来东南亚体验不如复制韩国日本的体验,怎么扯都能扯回我大唐盛世。
* * * VR体验 * * *
讲到刚才的鱼疗体验,那不能不提一个更给力的,回民街的VR体验店。
其实这几年一直在探讨的跳出观光、吃饭、购物的旅游业升级,可见一直有商家在尝试,想尽各种办法在景点逗你玩赚点钱。客观讲,VR、AR技术非常适用于旅游观光领域,恰当使用必会做出科技与文化跨界的突出贡献,祝愿这种门店加速升级提高内容质量。
热闹的锤花生、拉糖表演即便是在人山人海、喧闹无比的回民街主街也是一道新风景,虽然你可能在全国各地都看见过这家店,就好像火车站的“李先生加州牛肉面大王”;虽然你上一秒看见嘚瑟的拉糖小哥把糖拉断掉到了地上;虽然你认定自己才不会买这玩意;但你不能否认就是有人爱看这热闹,愿意为它买账。图中品牌分店还特多,回民街目测大概就有5家。
最后这个……
以上。
不过呢,存在即合理,更何况是有客人有收入的生意。在市场面前,我们没法否认这些商业实体的价值。因此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批判他们。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的是,守着持续增长的巨大客流,精明的商人都在想方设法做些差异化的生意来吸引更多顾客,他们也早都想到了旅游要有体验,而不仅仅是看看摊位上死气沉沉的商品,因此通行全球的旅游体验都被搬到回民街;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生意要有文化和故事的包装,因此连糖和花生都想讲点故事出来。
市场被撑的足够大了,游客们越来越多,商家几乎是要被追着跑,大批禁不起推敲的生意涌入,长此以往难免要做坏这个商圈。
虽然几乎全世界的旅游景点都是这幅德行,但参照一些国家的旅游观光、文化产业的发展,改变不是不可能。期待有远见的老板,继续去尝试利用本地文化的价值,做出些更精彩吸金的好生意。
回民街还有一部纪录片,投完票可以看看。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罔山札记
图/文 林康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2016.7.18 宜适可而止 …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我们的爱情到这里就可以了,我不要它溢出来。
——杨绛
微信号:shaanxitbt / 电话:王小姐029-85257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