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食材,高粱米不仅美味可口,还拥有着营养价值高的特点。下面我们将为您介绍高粱米的做法、功效及食用技巧,同时还有一些高粱米好吃的做法分享给大家,希望让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获得健康大礼包。
高粱米是什么
高粱起源于非洲,是古老的谷类作物之一。公元前2000年传到埃及、印度、后入中国栽培。现主产于美国、阿根廷、墨西哥、苏丹、尼日利亚、印度和中国。我国以东北各地为最多。高粱蒸饭、煮粥、磨面可以蒸食,贴饼子。但因其为粗粮,口感不太好。脱壳后的高梁米,呈倒卵形或圆形,大小不一,有白、黄、红、褐、黑等颜色。高粱有40余种,按性状及用途可分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类。谷粒供食用、酿高粱酒或制饴糖。糖用高粱的秆可制糖浆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感有常规的、甜的、黏的。
高粱米的功效
1.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较低,属于半完全蛋白质。高梁的尼克酸含量也不如玉米多,但却能为人体所吸收,因此,以高粱为主食的地区很少发生“癞皮病”。
2.民间常用高粱米一份、甘蔗汁四份,一同放入锅内煮成高粱甘蔗粥,具有益气生津之作用,对老人痰热咳嗽、口干舌燥、唾液黏涎者有食疗作用。
3.高粱味甘、性温、涩,入脾、胃经;具有和胃、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及湿热下痢、小便不利等症。
高粱米的食用方法
1.高粱米一定要煮烂,供早晚食用;高粱米可制作干饭、稀粥,还可磨粉用于制作糕团、饼等。
2.民间常用高粱米一份、甘蔗汁四份,一同放入锅内煮成高粱甘蔗粥,具有益气生津之作用,对老人痰热咳嗽、口干舌燥、唾液黏涎者有食疗作用。
3.高粱米或碾粉熟食,有健脾益胃、充肌养身的作用,煮粥滋养,供脾虚有水湿者食用。
4.不宜常吃加热后放置的高粱米饭或煮剩的高粱米饭,不宜加碱煮食。
高粱米的做法大全
【五彩腊味饭】
★ 菜品介绍
【五彩腊味饭】是上周五早上为羊羊做的,周五我都是中午12点去上班,晚上10点半下班。而上周五羊羊爸爸单位有活动必须参加,羊羊傍晚6点半放学,我不放心羊羊在外面吃,为她做了这样一锅出的腊味饭。羊羊说:“回到家一锅色彩缤纷的,香喷喷的腊味饭等着她,家是最温暖的!”这话让我觉得花点心思为她做吃的多么值得,在她的记忆里家最温馨最温暖多美好!
★ 所需食材
主料:大米 100克;高粱米 50克;腊肠 100克:腊鸭腿 50克
★ 做法步骤
1/12. 准备材料 。
2/12. 干香菇用水浸泡半小时
3/12. 腊鸭腿斩小块,腊肠切片。
4/12. 胡萝卜削皮切粒,冬菇切丁。
5/12. 将大米、高粱米和浸泡冬菇的水一起放进电饭煲里。
6/12. 下胡萝卜粒,玉米粒和冬菇丁入电饭煲里,拌匀。
7/12. 将腊肠片和腊鸭腿铺在蔬菜面上,盖上盖子按下电饭煲煮饭开关。
8/12. 电饭煲自动煮熟五彩腊味饭。
9/12. 淋入生抽和蚝油,拌匀。
10/12. 盖上盖子焖10分钟,撒上葱粒,放几根焯水的青菜更营养。
11/12. 如果把做好的五彩腊味饭放在瓦煲里,是否很像煲仔饭呢?
12/12. 香喷喷的腊味饭可以大快朵颐~~~
【汉堡包饭】
★ 菜品介绍
第一次给米饭做了这样的一个造型,是宝贝从来没有见过的,说:妈妈,这是汉堡包饭么?可爱的宝贝!!
这是一款用窝瓜、土豆、胡萝卜做的炒饭,其实说是炒饭已经不太确切了,因为这几样蔬菜单纯用炒,不足以让它们熟烂,我是添了水炖煮了一段时间,所有的菜都变熟烂以后,才又放米饭炒至而成。
★ 所需食材
主料:高粱米饭 1碗;土豆 1个;窝瓜 1块
★ 做法步骤
1/7. 准备所需材料。
2/7. 土豆、窝瓜、胡萝卜分别切成丁。
3/7. 葱姜切末。
4/7. 油锅爆香葱姜后放入三丁翻炒。
5/7. 炒至土豆金黄添入适量清水,盖盖儿炖煮。
6/7. 待汤汁减少土豆、窝瓜软烂后加入米饭翻炒。
7/7. 出锅前调入精盐。
【紫薯杂粮糊】
★ 菜品介绍
紫薯杂粮糊用了紫薯和杂粮。这里的杂粮有:红米、大麦仁、小麦仁、燕麦米、大黄米、荞麦米、高粱米、青稞米、小米、玉米渣,紫薯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可以起到减缓衰老步伐,改善皮肤肤质,调理内分泌的作用,紫薯具有降肝火的功效,能很好地辅助你调理身体健康,紫薯不仅热量低,其所含有的纤维素还可以促进你肠道蠕动,帮助你赶走身体内多余的脂肪。紫薯杂粮糊有浪漫的紫色,还营养丰富。
★ 所需食材
主料:紫薯 150克;红米 3克;大麦仁 3克:小麦仁 3克;小米 3克;荞麦米 3克:高粱米 3克;青稞米 3克;玉米渣 3克
★ 做法步骤
1/4. 准备所有材料:各种杂粮各取1小撮,洗净放进豆浆机里,紫薯削皮切丁放进豆浆机里
2/4. 往豆浆机加入1000毫升纯净水
3/4. 按下豆浆机的“粗粮米糊”功能键
4/4. 豆浆机工作完毕就有细腻柔滑的【紫薯杂粮糊】
高粱米富含营养,美味可口,不仅能带来健康,还能满足味蕾。通过学习高粱米的功效以及做法,你可以更好的将其融入到日常饮食中,享受美味、健康的味蕾体验。